五十年来
超越医疗行动极限

创新方式

1976

1979年,估计有60万名柬埔寨难民在泰国边境的各个营地避难。无国界医生和一支由约100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合作,进行伤员管理(手术和康复护理),并开展营养治疗和产科项目。 (相片来源 ©️MSF)

柬埔寨难民危机

1976年,无国界医生在一次难民危机中,展开第一个大规模的医疗项目,为众多寻求庇护的柬埔寨人提供医疗服务。当时,“人道主义援助”仍是一个新的概念。无国界医生在泰国的团队此前并无为难民项目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工作指南。

挑战:药物和医疗物资管理

当时无国界医生成立历史不长,处理泰国的大量难民是一项新挑战。那时留在现场的团队仅由医生和护士组成,人员流动很大,大部分人都没有治疗热带疾病的经验,因此必须学习治疗方法。

药剂师皮内尔(Jacques Pinel)在1979年加入无国界医生在泰国的项目。他形容无国界医生是个“没有组织的组织”。举例来说,来自不同捐助国的药物都装在箱子里,堆在防水布下,救援人员会用最容易找到的药物。

创新:按不同情况预制应急包

泰国的工作为无国界医生上了一堂课,至今仍然受用:需要制作适合各种情况的应急包。皮内尔用一个木柜制作了第一个应急包,所有药品和医疗用品都整齐地放在小抽屉里,但制作完成后,他和团队成员都发现,木材实在太重,箱子只能用卡车来搬运,所以被称作“半移动装备”。

在无国界医生工作的难民营中,有准备分娩的妇女或需要转送别处,还有一些受伤和患上呼吸道感染及疟疾的病人需要护理。他们制作了几个标准工具包,其中包括“半移动装备”。

“半移动装备”是个由当地木匠制作的大箱子,可以当作检查枱使用,箱内有急救包和抽屉,里面的物品则按需要分类。箱子里有统一的药品和设备清单,还有使用手册。

一名护士正在检查应急套装内的物品。 (相片來源 ©️Herve de Ribaucourt)

自此,无国界医生后勤团队又制造了多种工具包。麻疹、脑膜炎和黄热病的疫苗接种包,推动无国界医生迅速建立冷链。接种包配备的医疗和后勤用品,足以供几支团队进行接种疫苗的工作。另外,还有便于在48小时内利用充气帐篷搭建医院的工具包。在海地、菲律宾和尼泊尔等国家发生自然灾害后,还有也门、叙利亚的冲突地区,我们都会使用这套工具来治疗病人。

2000s

无国界医生在阿哥克(Agok)的医院是南苏丹阿卜耶伊(Abyei)地区仅存提供二级医疗护理的设施。该医院提供紧急医疗护理、手术,以及艾滋病、结核病、长期病和诸如蛇咬伤等被忽略疾病的治疗。为改善当地医疗护理质量,我们于2019年新设放射治疗室,并扩建了药房。因周边地区缺乏专门医疗设施,部分病人必须长途跋涉来到阿哥克医院,有些更要步行近十小时。这个现象显示,该国医疗护理紧缺,对一间能提供全面治疗的医院有着很大的需求。 (相片來源: ©️Laurence Hoenig/MSF)

分散护理: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治疗在过去的25至30年间取得重大进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成效越来越大,成本也有所下降。然而,虽然现在的一线药物价格比以往都要便宜,但在2019年底仍有超过1,260万人得不到治疗。2019年,在3,800万名艾滋病感染者中,超过三分之二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挑战:穷国资源短绌 应对慢性疾病需求庞大

事实上,应付艾滋病大流行,是一项管理慢性疾病的公共卫生工作,主要发生在贫困国家,规模也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这些国家需求庞大,但资源稀少。需要终身跟进病情和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众多,但这些国家都无法应付。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前往医院等候取药,整天无法工作,当天没有工资,他们和家人就没有食物。南苏丹和中非共和国等地持续爆发冲突,许多艾滋病毒感染者冒性命危险,长途跋涉前往提供检测和护理的诊所,但即使到达,面对诊所空荡荡的置物架,他们也无法继续接受治疗。

应对:发展以病人和社区为本的分散式治疗

多年来,无国界医生试验和发展出一套以病人和社区为本的分散式治疗方法,此方法会分开处理各种预约。由于不同病人的需要各异,部分患者是由医生或护士做检查,有些患者则会检验病毒载量来监测HIV治疗进度,所以只需每年会见一次医生和护士。也有病人需要每月一次到医院领取日常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至于分发药物的工作,则通过同伴团体互助,在社区层面进行。

因此,要实行以病人为本的治疗,便需要:

  • 按病人需要调整诊所开放时间。清晨运作的诊所可以服务上班途中路经的病人。深夜诊所则为性工作者提供服务。
  • 为病人提供三至六个月份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而非通常一个月的份量。

一位医生正在南非开普敦西部卡雅利沙(Khayelitsha)的马旁瓦尼(Michael Mapongwane)社区健康中心的艾滋病部门,为一名病人诊症。无国界医生在当地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一系列的艾滋病/结核病综合服务。 (相片来源: ©️Oliver Petrie)

以南非的卡雅利沙(Khayelitsha)镇为例,无国界医生试行依从小组模式(adherence clubs)。非专业工作人员会组织患者,每两个月在医疗设施或社区场所(例如图书馆)举行聚会,分发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小组成员支持同伴,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每年需到医疗机构进行一次临床咨询和病毒载量测试。这种模式正在社区内进一步扩大,互助小组会在病人家中举行聚会,而非卫生中心。这种模式适用于城市环境,特别适合无法花时间到诊所的病人。

现在即使地区资源短缺,或持续发生冲突,HIV阳性患者仍可以获得咨询服务和实时治疗。

1980s

2017年8月6日,坦桑尼亚的亚恩杜塔难民营,无国界医生医院的妇产科病房一片忙碌。 (相片来源: ©️ Erwan Rogard)

临床指南

最常见且仍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寻找无国界医生所需的资源,以便在资源匮乏的地方行医,特别是在难民营和偏远地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应对:发展以科学实证为本的医疗指引 统一医疗作业

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难民署在泰国起草了一份紧急医疗指南,此外,乐施会(Oxfam)还设计了一个营养包。无国界医生团队根据经验,修订已有文献,并设想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应对。临床指南因而诞生。指南因绿色封面,被称为“绿色指南”。其后,使用者进一步修订和增订指南内容。

在前线实地工作,不一定要实行常用的医疗阶级制度。在资源匮乏的地方行医,实践经验才是成功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所以年轻医生可以履行那些一般在他们国家由部门主管承担的职责,而护士可以负责一项任务的医疗管理工作。他们需要应紧急状况编写的指南,以便协助其执行任务。

制定无国界医生的临床指引目的在于简化实地的管理事宜,并就医疗行为订立标准,在危机之中提供最佳医疗。

应对:发展以科学实证为本的医疗指引 统一医疗作业

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难民署在泰国起草了一份紧急医疗指南,此外,乐施会(Oxfam)还设计了一个营养包。无国界医生团队根据经验,修订已有文献,并设想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应对。临床指南因而诞生。指南因绿色封面,被称为“绿色指南”。其后,使用者进一步修订和增订指南内容。

绿色指南后来增加了一份基本药物指南,以帮助培训尚未熟悉热带环境的医生、护士,以及与无国界医生合作的当地医生。

现有版本的简介说明

“无国界医生一直根据科学证据和实地工作的经验来制订一系列的医疗指南。这些指南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疗工作者和专家的合作成果,专为非专业医护人员而设。数据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认可的医疗机构,以及医学和科学杂志。

指南为在药房和基层医院从事治疗性护理的医务人员而设。指南内容涉及疾病治疗,也有提及如何预防实地工作常见的疾病。当中还考虑到诊断设备等技术条件可能非常基本,以及可采用治疗手段很有限等因素。指南可用作医务人员培训的基础。 ”

摄于马加利亚医院(Magaria hospital)的儿科病房。早上,无国界医生的儿科医生拉佩内克(Julia Rappenecker)在中心的医疗人员陪同下,为24小时之前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儿童检查。 (相片来源: ©️Erwan Rogard)

迈进数字时代

2017年,无国界医生推出iOS和安卓(Android)系统的医疗指南应用程序,同时推出网站。医疗指南内容会储存在移动设备内,可在脱机情况下使用。程序包含无国界医生临床指南和基本药物手册的所有内容,以及世界各地所有无国界医生办事处的联络信息。用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阅读,内容也会实时更新。